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私募投资基金业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健康发展,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央编办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系指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包括资产由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的以投资活动为目的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
第三条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私募基金备案,对私募基金业务活动进行自律管理。
第四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提供私募基金登记和备案所需的文件和信息,保证所提供文件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第二章 基金管理人登记
第五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向基金业协会履行基金管理人登记手续并申请成为基金业协会会员。
第六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申请登记,应当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如实填报基金管理人基本信息、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基本信息、股东或合伙人基本信息、管理基金基本信息。
第七条 登记申请材料不完备或不符合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根据基金业协会的要求及时补正。申请登记期间,登记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及时告知基金业协会并变更申请登记内容。
第八条 基金业协会可以采取约谈高级管理人员、现场检查、向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相关专业协会征询意见等方式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的登记申请材料进行核查。
第九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的登记申请材料完备的,基金业协会应当自收齐登记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以通过网站公示私募基金管理人基本情况的方式,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办结登记手续。网站公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基本情况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称、成立时间、登记时间、住所、联系方式、主要负责人等基本信息以及基本诚信信息。公示信息不构成对私基金管理人投资管理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基金资产安全的保证。
第十条 经登记后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基金业协会应当及时注销基金管理人登记。
第三章 基金备案
第十一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私募基金募集完毕后20个工作日内,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进行备案,并根据私募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注明基金类别,如实填报基金名称、资本规模、投资者、基金合同(基金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以下统称基金合同)等基本信息。公司型基金自聘管理团队管理基金资产的,该公司型基金在作为基金履行备案手续同 时,还需作为基金管理人履行登记手续。
第十二条 私募基金 备案材料不完备或 者 不符合规定的,私募 基金管理人应当根据基金业协会的要求及时补正。
第十三条 私募基金备案材料完备且符合要求的,基金业协会 应当自收齐 备案 材料之日起 20 个工 作日内,以通过网站公示私募基 金基本情况的方式,为私募基金办结备案手续。 网站公示的私募基 金基本情况包括私募基金的 名称、 成立时间、备案时间、主要投资 领域、 基金管理人 及 基金托管人等基本信息。
第十四条 经备案的私募基金可以申请开立证券相关账户。
第 四 章 人员管理
第十五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按 照 规定向基金业协会报送高 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基金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及变更信息。
第十六条 从事私募基金业务的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私募基金从 业资格。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私募基金从业资格:
(一)通过基金业协会组织的 私募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
(二)最近三年从事投资管理相关业务;
(三)基金业协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级管理人员 应当诚实守信, 最 近三年没有重大失信记录,未被 中国 证监会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前款所称高级管理人员指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董事长、总经理、 副总经理、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合规风控负责人以及实际 履行上述职务的其他人员。
第十八条 私募 基金从业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基金业协会或其认 可机构组织的执业培训。
第 五 章 信息报送
第十九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月结束之日起 5 个工作日 内,更新所管理的 私募 证券投资基金相关信息,包括基金规模、单 位净值、投资者数量等。
第二十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季度结束之日起 10 个工作 日内,更新所管理的 私募 股权投资基金 等非证券类私募基金的 相关 信息,包括认缴规模、实缴规模、投资者数量、主要投资方向等。
第二十一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于每年度结束之日起 20 个工 作日内,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股东或合伙人、高级管理人员及其 他从业人员、 所管理的 私募基金等基本信息。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于每年 度四 月底 之 前,通过私募基金登记 备案系统填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受托管理 享受国家财税政策扶持的创业投资基金 的基金管理人 , 还应当报送所受托管理创业投资基金投资 中小微企业情况 及 社会经 济贡献情况 等报告 。
第二十二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发生以下重大事项的,应当在 10 个工作日内 向基金业协会 报告: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称、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更;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 者 执行事务 合伙人发生变更;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立 或者 合并;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或高级管理人员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五)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
(六)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三条 私募基金运行期间,发生以下重大事项的,私募 基金管理人应当在 5 个工作日内向基金业协会报告:
(一) 基金合同发生重大变化;
(二)投资者 数量 超过法律法规规定;
(三)基金发生清盘或清算;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发生变更;
(五)对基金持续运行、投资者利益、资产净值产生重大影响 的其他事件。
第二十四条 基金业协会每季度对私募基金管理人、从业人员 及私募基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第 六 章 自律管理
第二十五条 基金业协会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基金类 型设立相关专业委员会,实施差别化的自律管理。
第二十六条 基金业协会 可以 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实施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提 供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配合检查。
第二十七条 基金业协会建立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诚 信档案,跟踪记录其诚信信息。
第二十八条 基金业协会接受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或基金从业人 员的投诉,可以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基金业协会可以根据当事人平等、自愿的原则对 私募基金业务纠纷进行调解,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存 在以下情形的,基金业协会视情节轻重可以对私募基金管理人 采取 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暂停受理基金备案、取消会员 资格等措施,对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采取警告、行业内通 报批评、公开谴责、取消从业资格等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 情节 严重的 ,移交 中国证监会 处理 :
(一)违反《证券投资基金法》及本办法规定;
(二)在 私募基金 管理人登记、基金备案及其他信息报送中提 供虚假材料和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
(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及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 私募基金管理人未按规定及时填报业务数据或 者 进行信息更新的,基金业协会责令改正;一年累计两次以上未按时 填报业务数据、进行信息更新的,基金业协会可以对主要责任人员 采取警告措施,情节严重的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第 七 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 2014 年 2 月 7 日起施行,由基金业协会 负责解释